精神性的行動,未必要從信仰出發。
當藝術融入日常,身體透過瑜伽練習延展感知,思想在學術探問中逐漸清晰, 一場法會的聚集,或是一件生活器物的完成,都是價值被實踐與傳遞的方式。 創作、修行、弘法與參與之間,有時沒有明確的界線,卻始終有一種力量在流動——讓人願意靠近、感受,並與他人共享內在的東西。
宗教是一種深層的文化力量,宛如靈性的河流,潤澤著藝術、生活與人心。
宗教文化不只存在於經典與儀式,更滲透在節氣、飲食、服飾、語言與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之中。
日常的一炷香、一盞燈、一句問候,往往蘊藏著信仰的延續。
宗教不只是信仰,而是一種生活的節奏,一種讓人安定、彼此靠近的方式。
它不只是敬拜神聖的形式,更是一種活在當下、與天地共感的文化之美。